導讀:云南的省情是邊疆、民族、山區、貧困四位一體,這在怒江體現得最典型、最集中450公里邊境線,占了中緬邊境線的20%,也占了云南省邊境線的10%;22個少數民族,世居民族有12個;云南
云南的省情是邊疆、民族、山區、貧困四位一體,這在怒江體現得最典型、最集中——450公里邊境線,占了中緬邊境線的20%,也占了云南省邊境線的10%;22個少數民族,世居民族有12個;云南省山區和半山區占了國土面積的94%,而在怒江,這一比例達到98%,怒江境內基本都是高山、山谷,找不到平地;怒江被稱作云南扶貧攻堅的“上甘嶺”,貧困的發生率約35%,高出全國20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怒江有著非常富集的資源,現已探明的礦就有28種,主要以鉛鋅為主。怒江的水能資源也很豐富,占了云南省水能資源的20%。怒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區,生物資源、動植物資源非常富集。怒江集資源富集之美、峽谷風光之美、民族風情之美、生態環境之美于一身,被譽為自然地貌的博物館、生物物種的基因庫和人類文化的大觀園。云南省正在進行的“橋頭堡”建設將給怒江帶來什么?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段躍慶。
極力促進四大主導產業
記者:怒江州下轄的瀘水、福貢、蘭坪、貢山4個縣,全部是國家級貧困縣。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才能盤活水電、礦產資源,實現“二次跨越”發展呢?
段躍慶:怒江的發展目標是和全省、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絕不讓一個民族兄弟掉隊。新中國成立時,怒江幾乎是整體從原始社會末期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這是第一次跨越。“橋頭堡”背景下,我們把“二次跨越”的口號響亮地提出來,這是一次經濟的跨越,人的素質的跨越,還有思想觀念的跨越,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的跨越。
為此,我們制定了一個發展戰略,就是“生態立州、科教興州、電礦強州、文旅活州”,這是根據怒江的特點、實際做出的選擇。怒江主要有水能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旅游資源,這也是我們在極力促進的四大主導產業。
水電方面,我們現在的中小水電裝機,去年底達到100萬千瓦左右。到“十二五”末,可以達到140萬至150萬千瓦。再加上現在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境內有兩個大的電站,未來我們準備把水電做大,讓它能占到我們全州GDP總量的20%以上,成為核心支柱產業。
關于水電發展和保護問題,我想補充一句。我認為,我們在發展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科學地論證、審慎地做決策,形成一種科學的決策機制,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要可持續發展,要為子孫后代留下發展的空間,不能這一代人就把下幾代人的能源資源占用了。發展當中首先是要權衡利弊,要在發展當中保護,在保護當中發展。
除了水電,還有我們的礦產。蘭坪的金頂鳳凰山鉛鋅礦被稱作已探明的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鉛鋅礦。實際上,怒江地處三江成礦帶的核心區,有很多礦產。對于礦的問題,我覺得要以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延長它的產業鏈,增加它的附加值,實行礦電結合,把礦和電這兩者的發展捆綁在一起。
此外就是做精生物產業。我們提出,到“十二五”末要完成“321156”規劃,具體就是30萬畝基本農田、200萬畝核桃、100萬畝商品林、100萬頭商品畜、50萬畝油茶、60萬畝漆樹。這些既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又可以建成特色產業,我們爭取把怒江打造成高原生態農業基地。
最后就是做響旅游業,做響怒江大峽谷這個品牌。我相信,怒江大峽谷將會是云南旅游的最后一張王牌。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景區景點的完善,怒江旅游的潛在價值非常大。
破解交通難題
記者:今年,怒江最受關注的事件應該是“溜索改橋”了,但這僅僅是突破怒江交通瓶頸的一小步。目前,怒江沒有機場,沒有鐵路,沒有高速公路,在“橋頭堡”建設的機遇下,怒江打算如何去破解交通這個難題?
段躍慶:怒江的劣勢是客觀存在的。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怒江州不通一寸公路,基本上都是人背馬馱,遠離經濟發達的滇中區域,從昆明到怒江要走4天。改革開放初期,還要走一天多至兩天。現在交通距離大大縮短了,六個半小時左右就能到。
現在,從州到縣、到鄉鎮,一直到村,公路網基本形成,只不過有一些級別差一點。在“十二五”末,高速公路要通到州府所在地六庫,而且縣縣要通高等級路。配合滇藏新通道建設,也就是從六庫一直往北,到西藏的察隅,我們現在正在做前期工作。怒江的機場也基本確定下來了,現在正在論證。
還有一條貢德路,從怒江州的貢山到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德欽,現在正在做。從旅游大環線的角度來考慮,如果這條路打通,就把云南省最好的一個旅游金三角地段聯系起來了——也就是從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環過來到怒江大峽谷,然后到騰沖、芒市。
在“橋頭堡”建設中,除了我們自己的路要建好,還要連接出去,也就是從六庫到片馬口岸,片馬出去到緬甸密支那,到緬北地區,現在我們正在做前期工作。
“橋頭堡”建設帶來契機
記者:“橋頭堡”建設,還給怒江帶來了哪些機遇?
段躍慶:“橋頭堡”建設對云南是個大機遇,對于怒江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通過“橋頭堡”建設,我覺得可以為怒江帶來兩個機遇:一個是加大促進怒江開放的力度。怒江遠離經濟中心區、核心區,一直屬于末梢。通道打開后,它就會從末端變為前沿,就可以承接東部的產業,建立進出口產品的深加工基地,而且把產品推向東南亞,甚至印度洋的沿岸國家。
另一個就是對怒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促進。“橋頭堡”建設的相關政策涉及怒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我們現在也以此為契機,把怒江發展的問題擺到國家層面來研究探討,一方面爭取國家更多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另一方面我們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干部群眾同心協力,借助機遇把怒江推上一個新的發展臺階。
記者:說到怒江,就不得不提片馬口岸,這是中緬兩國之間重要的陸路口岸。據說10多年前,到了片馬走路必須要側著身子,因為買山貨、運木材的人到處都是。但這些年,去過片馬的人都說,那里有些冷清了。片馬口岸未來的出路在何處?
段躍慶:在“橋頭堡”建設中,我們會在片馬實施一系列核心工程:一是通道建設。通道不通,不可能形成“橋頭堡”。二是口岸建設。目前片馬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它是不對等口岸。我們這邊的進出口有海關,有一整套國家機關,但是緬甸那邊沒有,現在我們正在做工作。三是產業建設,要讓口岸活起來,就必須形成產業,只有產業在那兒,才能夠形成綜合性的功能。現在我們已經做好了規劃,正在上報。四是制度建設。包括人才的培養、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的政策體系等,都需要在機制上、制度上做相應的配套調整。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實施"第二次跨越"——訪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段躍慶 http://www.guoyancapital.com/zixun/yunnan/21602.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云南旅游資訊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