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安陽旅游集散地免費為您老提供河南安陽殷墟景區簡介有關的信息,殷墟,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古稱\北蒙,又稱\"殷虛\",\"殷邑”甲骨卜辭
安陽旅游,安陽殷墟,殷墟,景區
門票·旅游景點開放時間:
殷墟王陵遺址門票:21元/人,宮殿宗廟遺址門票:51元/人,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通票:61元/人。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旅游觀光車往返免費。導游費殷墟博物館為50元,王陵遺址30元。夏季8:00—18:30、冬季8:00—17:00
交通概況:
乘1路、15路公交車可到。
殷墟簡介:
自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的255年間,這里一直是中國商代晚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商滅亡后這里淪為廢墟。????殷墟規模巨大,范圍廣闊。東起郭家灣,西至北辛莊,南起劉家莊,北至后營,東北至三家莊,長約6公里,寬約5公里,總面積約24平方公里。殷墟的總體布局以小屯宮殿宗廟區為中心,沿洹河兩岸呈環型放射狀分布,是一座開放形制的古代都城?,F存有宮殿宗廟區、王陵區、后岡遺址和眾多聚落遺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制玉、制骨作坊等眾多遺跡。雄偉壯闊的宮殿宗廟建筑基址、等級森嚴的王陵大墓、星羅棋布的居住遺址、家族墓地,密布其間的手工業作坊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構成了殷墟獨特的文化內涵,展現出這座殷商王都的宏大規模和王者氣派。
【好玩的景點】
殷墟由三部分組成:
一、殷墟王陵遺址(世界“第二個古埃及”)
殷墟王陵遺址位于著名的洹水北岸,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與祭祀場所、舉世聞名的司母戊鼎出土地。王陵遺址東西長約45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180畝。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今,在這里相繼發現了13座王陵大畝(包括一座未完成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祭祀坑與車馬坑,出土了數量眾多、制作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被學術界公認為殷商時期的王陵所在,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中璀璨的明珠。
M1001大墓:M1001大墓在王陵遺址西區東部,大墓內M1001位于王陵遺址西區東部,有4條墓道。墓室平面呈“亞”字形,南北長18.9米,東西寬21.3米,墓口至墓底深10.5米。4條墓道呈坡狀,其東、西、南、北分別長14.3米、11米、30.7米、19.5米。墓底由92塊長2—4米的巨型柏木板鋪底、四壁由巨型木板筑成,最大者長達6米。這些巨型木板皆涂朱,雕刻花紋,鑲嵌獸牙,奢華考究。墓內外的殉人及人牲多達225人,是殷墟王陵大墓重殉人最多的一個。并出土了青銅禮器、玉石器、白陶及金葉等大量制作極為精美的隨葬品。M1001是殷墟王陵遺址中時代較早的墓葬,有學者認為是商王武丁的陵墓。
M1004大墓:這是王陵遺址大墓出土器物最多的一座。特別是出土了牛方鼎、鹿方鼎,器型厚重,文飾精美,是殷墟出土青銅器的代表之一。第三,就是墓內殉人普遍,數量少則1人,多則達上百人。
墓室布局呈長方形,四條墓道。墓室口大底小,口至底深12.20米。墓口南北長17.90米,東西寬15.90米。四條墓道均呈坡形,東、西、南、北墓道分別長15.00米、13.80米、31.40米、14.10米。墓室內由長木條鋪疊成“亞”字形木槨,槨室四壁涂漆,雕刻花紋,上有鑲嵌。此墓曾多次被盜掘,但在墓室南部還保留了許多重要的隨葬品。隨葬品分四層安置,最底層是車飾、皮甲及盾等物,第二層是銅矛頭360個,第三層放置銅盔100多個、銅戈370把,最上層為著名的牛方鼎、鹿方鼎和石磬、碧玉棒等。墓內殉人13個。M1004的時代處于殷墟早期與中期之間。
另外,在發掘這座大墓時,墓的上方發現了一座漢代墓,漢代墓的下方有一個盜洞,一直挖到M1004大墓的墓室。根據這一點,他們推測早在漢代以前,甚至春秋、西周時期這些大墓已經被盜。該墓在第一次清理發掘時,沒發現什么珍貴文物,而且也是當時發掘的四座大墓(M1001、M1002、M1003)中略小的一座。在第二次對它清理發掘時,它卻大放光彩。在南墓道口未被盜坑波及的一塊夯土中,發現了兩個大鼎,為牛方鼎和鹿方鼎。在墓的旁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大鼎的復制品。牛鼎四面為牛頭,鹿鼎四面為鹿頭,兩件大鼎紋飾精美,器型厚重。梁思永看到兩件大鼎后,感慨的說:“牛、鹿大鼎不但是中國考古史上第一大發現,也是中國時代最早的青銅大鼎第一次出土?!爆F在這兩件大鼎保存在我國的寶島——臺灣。除了這兩個大鼎以外,還發現了車飾、皮甲、盾牌以及大量的銅矛頭、銅盔、銅戈等重要文物。因此,這座大墓是殷墟王陵考古史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同時為我們研究殷商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M1217大墓:其中在殷墟王陵大墓里,具有代表性的是M1217大墓。該墓有4條墓道,墓室平面呈“亞”字形,墓室南北長18.4米,東西寬18.1米,墓口到底深15.4米,東、西、南、北四條墓道分別長28.90米、25.00米、60.40米、41.55米??偯娣e達1,803平方米,是王陵遺址規模最大、墓道最長的大墓。第二,王陵大墓墓內隨葬品豐富,種類繁多。
M1500大墓:根據考古發掘表明,殷墟王陵大墓埋在地表以下,有的深達10余米。墓室平面多呈現“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這座大墓為M1500,墓室近方形,四條墓道。口小底大,南北口長18.45米,底長10.38米。四條墓道除南墓道為坡形外,其余三條皆有臺階,北墓道中段還有兩個東西向的支道,也有臺階。南墓道長48.55米;東墓道長20.05米,23級臺階;西墓道長22.65米,28級臺階;北墓道長22.60米,31級臺階;北墓道的東支道長3米,11級臺階;西支道長3.38米,10級臺階。此墓曾多次被盜,但仍保留有許多遺物,出土有石俎、石夔龍、石牛、石虎和玉戈、玉飾、骨鏃、銅矛頭、銅鏃、金葉、白陶、儀仗類木器等。殉人達114個。
M1567大墓:在王陵西區的8座大墓中,有1座未完工的大墓,它在考古發掘時的編號為M1567,居于這八座大墓的中部。這座大墓只挖開了墓室,墓內未發現殉葬用人牲。有學者推測,此墓應屬于商王帝辛(即殷紂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墓未修建完成,帝辛自焚而亡。因此,他死后未埋入此墓。當然,這也只是一個推測,究竟是不是殷紂王之墓,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不僅這座大墓主人,其他大墓的主人也是解不開的謎團,有待進一步的考證與探索。因為它們歷史上多次被盜掘,只從劫后遺物上,很難判斷大墓真正的主人,是令人遺憾的事情,也是王陵遺址的魅力所在。
M260大墓:M260位于殷墟王陵遺址東區,在1984年9月進行了正式考古發掘,聞名遐邇的司母戊大方鼎傳說1939年就出土于這里。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重器,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9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是迄今為止出土鼎中最大最重的。M260墓呈“甲”字形,墓道在墓室南部,呈坡狀,墓室為一長方形豎穴坑。墓室底有一腰坑,內有一人一大玉戈。在墓道填土內,有集中在一起的22個人頭骨。在墓室西北角還發現了有8把木鍬,式樣與今天人們使用的并無不同。以前,曾經發現過商人掘土的痕跡。
武官村大墓:武官村大墓是新中國成立后,由我國考古工作者進行的第一次考古發掘的重大成果。1950年,由郭寶鈞先生主持發掘。墓室為長方形,兩條墓道??诖蟮仔 D箍谀媳遍L14米、東西寬12米,墓口至底深7.20米。墓室底有腰坑,內埋1人1戈。槨室南北長6.30米,東西寬5.20米、高2.50米。槨底由30根原木鋪成。槨室每壁由9根原木疊成,呈井字型,上覆槨蓋。北墓道長15米,呈坡狀,南墓道長15.60米,直達墓底,殉人79人。并出土銅鼎、簋、觚、爵、戈及玉器等隨葬品。最著名的有虎紋石磬,長84厘米,厚2.5厘米,正面雕刻臥虎紋,紋飾剛勁圓熟,生氣盎然,是目前殷墟出土樂器中最大的一件,也是中國古代樂器寶庫中難得的珍品。
王陵西區的8座大墓,有人可能會發現,大墓的墓道是互通的。學者們發掘大墓時,發現有些墓道有疊壓現象,這也按照一定的布局安排。墓已經全部被盜,殘存隨葬品極少,給分期斷代研究帶來了困難,根據墓道疊壓關系,學者們可以明確判斷出它們之間的建造順序。
二、宮殿宗廟遺址
宮殿宗廟遺址又被稱為殷墟宮殿區,這里發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宮殿宗廟區的主體和殷王都全盤規劃、布局結構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學者劃分為甲、乙、丙三組基址。甲組建筑基址共發現15座,是宮殿宗廟區內建設時間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建筑,被認為是商王室的宮室、寢居之所。乙組建筑共發現21座,多數結構繁復,面積巨大,互相連屬。這些建筑被認為是殷王室的宗廟建筑。丙組共發現17座,被認為是商王室的祭壇建筑。目前,在宮殿宗廟區已發現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這些建筑基址形制闊大、氣勢恢宏、布局嚴整,按照中國古代宮殿建筑“前朝后寢、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宮殿區為中心的范圍內。
宮殿宗廟遺址管理處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5A旅游景區。占地面積22.12公頃,房屋占地面積1392.34平方米?,F有《殷墟發掘史展廳》、《婦好墓壙展廳》、《YH127甲骨窯穴展廳》、《車馬坑展廳》、《殷墟博物館》等陳列展館,復原展示了十余座有代表性的基址。
殷墟發掘簡史展廳
1928年——1937年6月,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對殷墟進行了15次大規??茖W發掘。發掘總面積為46000余平方米,在殷墟范圍內發掘出宮殿宗廟、王陵、手工作坊等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數以萬計的甲骨片、青銅器、玉石器、陶器。確定了史書中記載的“殷墟”的具體位置。為研究殷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價值。這里主要展示殷墟幾次重大的考古發現。
婦好墓-----中國最早的女將軍墓
婦好享堂、母辛宗,即是婦好死后,國王武丁為祭祀婦好,在其墓壙上所修建的宗廟建筑,婦好──廟號“辛”。其墓上的享堂,卜辭稱“母辛宗”。這座建筑就是對母辛宗遺跡的科學復原。
婦好墓是1928年以來殷墟宮殿宗廟區內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也是殷墟科學發掘以來發現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該墓南北長506米,東西寬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隨葬品,其中青銅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貝6800枚。隨葬品不僅數量巨大,種類豐富,而且造型新穎,工藝精湛,堪稱國之瑰寶,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發達的手工業制造水平。根據該墓的地層關系及大部分青銅器上的“婦好”銘文,考古學者認定墓主人為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婦好墓是目前唯一能與甲骨文聯系并斷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員墓葬。
YH127甲骨窖穴展廳——國最早的檔案館
殷墟宮殿宗廟區還分布著為數眾多的甲骨窖穴。自19世紀末甲骨文發現以來,這里共出土甲骨約150000片,震驚了世界。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園莊東地H3甲骨窖穴。
YH127甲骨窖穴發現于1936年,位于宮殿宗廟區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辭甲骨17000余片。這些甲骨的內容極為豐富,包括祭祀、田獵、農業、天文、軍事等,涉及商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甲骨文和商代歷史研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被稱為中國古代最早的“檔案庫”。
1936年在這里出土了一坑甲骨,編號為YH127,它,在1996年召開的國際圖聯大會上被專家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中國最早的檔案庫”。
距今3300年前的商朝社會,對于很多自然現象不能夠解釋,所以凡事依賴于鬼神,經常占卜,所用的材料是龜腹甲,他們在龜腹甲的背面鑿上很多圓孔和長槽,把燃燒的木炭放到其中進行灼燒,龜片的正面會產生裂紋,商人根據裂紋的走向來判斷吉兇,然后把結果刻上去,稱這上面的文字就為甲骨文。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河南安陽殷墟景區哪里好玩屬于哪個省?風景區周邊好玩景點簡介 http://www.guoyancapital.com/jingdian/henan/3110.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河南旅游景點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