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重慶旅游集散地免費為您整理簡述:重慶大足石刻自駕游一二三日游的好去處是什么地方?有關的信息,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
大足石刻地理位置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范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唐、宋時期的石刻造像藝術。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并陳,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范,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因地處中國內地山區,過去交通不便,幸免了歷代戰爭的浩劫和人為破壞,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價值,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寶頂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游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縣,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大足縣歷史悠久,人文景觀、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余身,銘文10萬余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神圣殿堂。
1、重慶出發大足自駕游路線:重慶——(成渝高速)——永川——雙橋——大足(大足北山石刻)全程130公里 交通路況:道路窄,不過風景好
重慶北環(人和)上高速,成渝高速在郵亭下,走大郵路到大足(就是一條大路看著路標跑)。郵亭下了高速后就是郵亭到大足路段路窄,彎多、坡多道路狀況良好!
大足石刻游玩看點是什么推薦 中國重慶大足石刻最神秘的巖石雕塑位于中國西南部重慶市的大足等縣境內,這里素有石刻之鄉的美譽。大足石刻最初開鑿于初唐永徽年間(公元649年),歷經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兩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時期(公元14~19世紀)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云崗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相齊名。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載,無不備列,在藝術上神的人化與人的神化達到高度統一。大足石刻縱貫千余載,橫融佛道儒,造像精美,完好率高。同時伴隨造像出現的各種經文、傍題、頌詞、記事等石刻銘文有15萬余字,而且多為金石史中的佳品,是一座難得的文化藝術寶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余尊,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最為著名和集中。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縣城西北2公里處,始刻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至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62年)結束。北山石刻共有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共51種,以當時流行的佛教人物故事為主。它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不同于中國早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精細、技藝高超、俊美典雅而著稱于世,展示了中國公元8世紀至14世紀時,民間佛教信仰及石刻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重慶大足石刻自駕游一二三日游的好去處是什么地方?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zhongqing/8639.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重慶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