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普洱市更名五年后的綠色蛻變之路, 走進普洱,就知道自己來到了一個詩情的城市、浪漫的地方。沐浴在花叢,徜徉在雨林。舞動的腳步,悠揚的歌聲。天空里流淌著蘆笙的旋律、木鼓
普洱市更名五年后的綠色蛻變之路, 走進普洱,就知道自己來到了一個詩情的城市、浪漫的地方。沐浴在花叢,徜徉在雨林。舞動的腳步,悠揚的歌聲。天空里流淌著蘆笙的旋律、木鼓的轟鳴,茶盅里洋溢著濃濃的真情、濃郁的鄉情。真可謂滿眼都蔥郁,四處皆風景,感覺就像走進了一個綠色氧吧,來到了世外桃源。
普洱,原名思茅,位于云南的西南部。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200多萬包括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等36個民族的同胞,少數民族人口超過了60%。茶香和酒香是這里的代名詞。2007年1月,思茅的名字干脆都變成了普洱。那個時候普洱茶紅遍了全中國,茶的價格幾乎每天在“翻跟斗”。
幾千年前,普洱茶使這里成為千萬馬幫出發的起點,養活了一代又一代居住在這里的人們。5年前,這里的人又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茶葉的名字,人與植物之間的不解之緣毋庸置疑。
一晃就是5年。人們想知道的是,把名字改成普洱以后,除了傳統的茶葉,除了飄香的美酒和曼妙的歌舞,這塊神奇的土地如今又發生什么變化?
李小平,普洱現任市長。經歷豐富,視野開闊,年輕而穩重。他的回答是:在普洱市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搶占先機,為全國類似地區轉變發展方式探索一條新路,為欠發達地區發揮比較優勢、實現綠色發展作出示范、提供經驗。
生態環境奠定綠色經濟基石
李小平提得最多的就是綠色經濟。“目前,綠色經濟正以其強大的邏輯力量推動全球經濟轉變,發達國家普遍轉向了綠色經濟,在傳統經濟向綠色經濟轉變中實現結構增長。在這個大背景下,普洱市的綠色經濟之路,勢在必行。”
那么,什么是綠色經濟?
在環境經濟學家眼中,綠色經濟是一種“可承受的經濟”。它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是產業經濟為適應人類環保與健康需要而產生并表現出來的一種發展狀態。
“針對中國來說,其實就是因為以前的欠發達,所以把資源留下了。我們現在的責任就是要把資源利用好,不能再破壞了。在最大限度的不破壞中,取得一種發展的平衡。”經濟學家王忠明說。
普洱具有“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獨特區位優勢,被譽為“東方多瑙河”的瀾滄江—湄公河縱貫全境。全市有兩個國家級口岸、5條主要水陸干線、17條邊境通道。磨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泛亞鐵路普洱段前期工作順利完成。瀾滄機場前期工作順利展開,民航航班增至每周28班。瀾滄江、李仙江流域航運基礎設施正著手規劃建設,孟連口岸實現移址通關,勐康口岸基本建成,龍富口岸正在規劃建設。
在普洱人看來,公路、航空、水運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服務體系即將建成,為深化區域交流合作、發展外向型經濟搭建了良好平臺。
普洱市已探明黃金儲量103.7噸,鐵儲量僅惠民鐵礦就達21億噸,全市水能蘊藏量1500萬千瓦,是“西電東送”、“云電外送”的重要基地。作為云南省重點林區、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產工業基地,普洱市林業用地面積313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2.25億立方米。黃金、鐵礦、水能等儲量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成為普洱市的優勢所在。
作為云南“動植物王國”的縮影,普洱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因為地處低緯度、中海拔地區,山川秀麗,氣候宜人。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7%,生態保護完好,有自然保護區16個,總面積12.84萬公頃。
依托這樣的自然資源優勢,普洱培植形成了以茶業、林產、水電、礦產和文化旅游養生為支柱,以咖啡、煙草、蠶桑、橡膠、生物藥和漁牧為骨干的特色產業體系,全市茶園面積330萬畝,咖啡種植面積41.3萬畝,人工種植石斛面積近萬畝,為普洱發展綠色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為培育綠色經濟提供原動力
優勢和特色已經擺在那里了,如何有效利用呢?普洱市委、市政府開始琢磨起來。
一個地區要發展,沒有工業是不行的。工業對生態的破壞又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平衡,大家都想達到,但很多地區都失敗了。因為在政績、效益、GDP面前,很多人都不得不讓路。
“我們要堅持!一定要在綠色發展的理念下,生態立市。”李小平說,“正因為普洱有條件,所以要率先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子,力爭把普洱工業園區培育成國家級綠色生態工業園區。”
在這樣的想法驅動下,普洱市在普洱茶、咖啡、生物藥、綠色食品等特色生物產業領域中,選取了重點企業開始扶植和試點。一批工業企業因此成長起來。
以天士力集團為龍頭,加快帝泊洱生物茶谷建設,建成國際一流的茶葉高科技加工企業。全面促進科學普洱,加大對普洱茶功效研發,實現傳統普洱茶向數字化、標準化、功效化、品牌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的成功轉型。
以云景林紙等企業為龍頭,加快促進林板林化和林竹漿紙一體化進程,加快松香精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加快林漿紙一體化等項目建設,努力將普洱建成全省最大商品林基地、全國珍貴用材林基地和重要的林紙、松香生產基地。
以康恩貝(600572,股吧)集團為龍頭,大力發展鐵皮石斛、美登木等特色生物藥的基地建設,把普洱建成云南省類別最全、規模最大的瀕臨滅絕藥材種植基地和云南最大的除蟲菊種植、深加工基地。
以星巴克、雀巢等公司為龍頭,在普洱合作建設星巴克中國第一家咖啡基地和深加工企業,建設世界級生態咖啡基地和國家咖啡質量檢測中心,打響普洱生態咖啡品牌,打造中國咖啡之都。
以惠科公司、海王公司和愛伲集團為龍頭,加快建設年產50萬噸鮮魚片加工廠,打造生態淡水魚品牌,建設云南省主要的水產品養殖、加工、出口基地。促進畜牧業生態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提高畜牧產品產量和質量,打造綠色生態畜牧品牌。
在科技武裝下,普洱的工業都有了巨大發展。目前,全市工農業總產值超過300億元,其中工業總值已超過157億元,而5年前的數字分別是126億元和50億元。
難能可貴的是,工業的騰飛沒有讓普洱付出環保的代價。這個平衡點,普洱找到了。這個難題,在普洱有了**的妙招。
“我們還要規劃建設瀾滄、孟連、西盟、江城原料市場能源"三頭在外"沿邊工業園區。構建中老越三國邊境經濟圈,把普洱建成中國國際綠色產品交易中心,著力打造面向東盟國家開放的黃金前沿。”李小平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旅游為綠色經濟發展添后勁
任何開發不能破壞生態,這是普洱“不可逾越”的一項原則。留下的資源也不能白白浪費。因此,綠色旅游計劃進入了李小平和同事們的腦子。
普洱市以“森林普洱”建設為抓手,全力促進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原始生態和濕地恢復工程,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他們的目標是,青山常綠、碧水長流、藍天永駐。
在規劃中,普洱市要加快促進普洱國家公園、景邁山等景區景點建設,開通以思茅為中心,輻射思寧江墨和“綠三角”的旅游線。推出一批佤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原生態歌舞,全面展現普洱“看有神秘森林、品有醉人普洱、食有生態食品、娛有曼妙歌舞、呼有天然氧吧、居有精品城市”的人間勝景。
他們還計劃把普洱中心城區建設成為一個大樹成林、綠樹成蔭、花團錦簇、鳥語花香的生態生命景觀支撐的妙曼城市,一個融入自然、擁抱健康、體驗妙曼的世界級精品城市。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國務院批準并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普洱市發揮自然生態和資源環境優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重要的特色生物產業、清潔能源、林產業和休閑度假基地。
國務院文件直接點題普洱,在歷史上是破天荒。
“這是動力,更是壓力。普洱市仍面臨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總量偏小;經濟結構不合理,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水平低;貧困面較大,貧困人口多等困難和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任務。”李小平信心十足,“不過,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普洱市一定能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搶占先機,建設好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為全國類似地區轉變發展方式探索出一條新路,為其他地區實現綠色發展作出示范、提供經驗。”
歡迎各位愛茶,做茶之人加入交流學習!500人超級群群號:103356319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普洱市更名五年后的綠色蛻變之路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puer/21465.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普洱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