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昆明國際旅行社臨滄旅游集散地免費為您整理簡述:佤族節慶新米節有關的信息,佤族過“新米節”每個人身穿著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鑼鼓宣天,鞭炮齊鳴,火花滿天,人群似海,到處充滿著
佤族有自己的節日,如:“拉木鼓節”、“取新火節”、“修水節”、“蓋新房節”、“過2020年春季”、“新米節”。佤族過“新米節”和其它節日一樣,熱鬧非凡,十分隆重。過節這天,每個人身穿著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鑼鼓宣天,鞭炮齊鳴,火花滿天,人群似海,到處充滿著歡快的氣氛,每年農歷的七月8月,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和“國慶節”,這時佤族人民就共同慶祝這些重要的節日。
在遠古時期有一個傳說,旱谷、小紅米和金銀一起住在地面上。有一次,為了爭奪地權,旱谷、小紅米和金銀之間發生了爭執,雙方互不相讓。最后,金銀逼走了旱谷和小紅米。從此,人們就沒有吃的了。只有啃光樹皮,嚼光樹葉,無奈之下只好吃土,把大山都啃凹了。眼看就要吃金銀了。這時,佤族的祖先巖林就派族人去把旱谷找回來。人們不知找了多少年,才把旱谷從森林里找回來。巖林又派大蛇和螞蟥去找小紅米,不知找了多少年,才把小紅米從河底的泥沙里找了回來,從此,人們不在餓肚子了。金銀因為犯了錯,沒臉見人,就鉆到地下躲起來了。把地面讓給了旱谷和小紅米。后來,人們為了感激巖林祖先的恩情,也為了安撫旱谷和小紅米,每年谷物成熟時,就要舉行祭祀祖先巖林和谷物的活動方案簡介,漸漸地,這形成了佤族傳統的“新米節”。
過“新米節”這天,佤族中有成信的人都會聚到田里,采幾個谷蓬和谷穗用鍋炒干,舂出新米,盛在碗或木拉里,撒上一些鹽,獻在神臺上片刻,然后放進鍋里煮,再舀出來,放上雞、豬、牛肉,撒上鹽,再次獻上神臺,請老人念咒語,意在招請祖宗的亡靈回來吃新米飯。一定要讓老人或家里的老人先吃,然后其它人才能分著嘗一嘗。這是家祭的規矩。
家祭期間,不許任何人進家。主人要派一個小孩在門外放哨,觀察行人。如遇有人來找,小孩就客氣也阻攔:“我家大人不在,請你不要進家”。來人便自知情由而告退了。如遇生人,或有急事一定要進家,小孩就囑客人稍候一會,立刻進屋報告,主人就抓緊時間把祭祀儀式做完。才叫客進家。過“新米節”佤族人民歡度節日,舉行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活動方案簡介。過“新米節”這天,主人們食野菜野味,說是勿吉祥。(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佤族節慶新米節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lincang/1731.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臨滄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