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遼陽中國國際旅行社遼陽旅游集散地免費為您整理簡述: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有關的信息,1955年春天,遼陽北郊的三道壕(今韓夾河村),一群考古工作者用手里的小鏟、毛刷、細篩,經過幾個月小心翼翼
遺址的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發現有農家居住址6處,宅院內房屋、爐灶、土窯、水井、廁所、畜圈、垃圾堆俱全,建筑物以土木和礫石材料為主,宅院間以十幾米到二十米的距離錯落分布。水井11眼,其中一眼水井用陶制管狀井圈18節層層疊落而筑,井深4.5米,這種構置與現代農村的石壁砌井技術基本相同。燒制磚瓦的窯址7座,其數量之多,大概出窯產品不僅是自給自足,或許已經有人從農業生產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窯業生產。遺址中發現兩段石鋪道路,從村中向遠方伸延出去,道路上有兩條明顯的車轍痕跡,這該是東北地區交通史上已知最早的公路了。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鐵制農具、手工工具、車馬具、兵器、生活用具及日用陶器、石磨、紡輪、裝飾器、貨幣等,數量之多,品種之全可謂應有盡有。
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真實地向我們展示了兩千多年前遼東地區封建經濟空前繁榮的景象。它以其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與襄平城垣遙遙相望,在漢王朝開發東北的實踐中表現出了中原文化的從容、自信與豪邁。從生產力的角度看,鐵制工具的出現極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而地廣人稀的遼東郡又恰好為先進生產力的實踐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空間。沃野千里的襄平城外,稀稀散散地點布著幾座村寨,田間農夫勞作,大道車馬疾行,窯場爐火正旺,農家宅院雞犬相聞,炊煙裊裊。在這里,人們可以縱情地揮灑汗水,收獲希望,再將這希望化做文化張力向邊遠地方伸展開去,以收獲更多更廣的希望……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liaoning/5538.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遼寧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