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昆明旅游集散地免費為您老提供昆明圓通寺必看攻略有關的信息,圓通寺地處天南,負載鄯闡拓東故郡的文化傳承,為鐘靈所萃,比之國內其他大寺,尤有可觀之處,下面跟中國國際旅行社
圓通寺是是昆明市區內最古老、最大的寺院,始建于唐代南詔皮羅閣時代,初建于盤坤巖上,名補陀羅寺(意即“普陀”或“補陀落迦”),早于舟山群島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100余年;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建圓通寺,元帝“賜璽書嘉”,至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歷時18年擴建工程才告完成;明清兩代相繼翻修,始蔚為大觀。
1、凹地建寺
地勢與漢地一般寺院不同,進入山門后沿中軸線一直下坡,經“圓通勝境”牌坊、八角亭和放生池,為一片凹地,主殿地處寺院的最低點。民俗說法,圓通寺取凹地形,北靠螺峰山,西臨翠湖,南臨鬧市,形成背有依靠、左右扶植、前面開闊的聚寶盆的形式。
2、水繞八角亭
寺中主殿前一片低地是“半畝方塘一鑒開”的放生池,池中建有八角亭,有兩條石舫橋分別跨過水域連接大殿平臺和進寺通道。圓通寺是觀音菩薩道場,于是亭中供奉24臂觀音,四面環水,寓意觀音菩薩原居海島;亭型八角,猶如佛法常轉,寓意八正道。這種水苑佛寺在國內并不多見。
3、圓通寶殿四奇
一奇是寺中大殿不名大雄而稱圓通,但又不供奉觀音菩薩:正面主尊清代重塑的三身佛(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和應身釋迦牟尼佛),法相高大雄偉、氣勢恢宏,毗盧遮那佛兩肋侍摩訶迦葉、阿難陀也有兩米左右,端地寶相莊嚴。
二奇是泥塑護法:須彌座前塑有護法韋陀、伽藍,眼望匍匐信眾、側身合掌向內禮朝佛祖,栩然如良心導師;兩根通天柱上各蟠十余米聽法飛龍一條,相向呲髯展爪,傳說清嘉慶年間昆明連日大雨不止,殿中泥龍飛出與翠湖九龍池九龍相斗所致。
三奇是四壁群塑無量無盡:上層是天龍八部,中層是諸聲聞羅漢,下層平臺上是十二圓覺。
四奇是北面所塑西方三圣供養人同塑上:面北主尊阿彌陀佛肋侍為一將軍、一比丘,據傳兩者同為吳三桂帳下大將馬寶。吳氏興起滇中,以昆明為根本,名馬寶重修圓通寺以求保佑,寺甫成,而湖廣兵敗,馬寶于是剃度出家,索性將其將軍身和比丘身通塑上作為供養人。
4、大小乘、顯密三宗派同寺
圓通寶殿開山設銅佛殿,供奉1985年迎奉由泰王國佛教協會贈送的釋迎牟尼銅像,銅佛像高3.13米,體態婀娜,體現南傳佛教的特點;圓通寶殿左側設密宗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宗喀巴和蓮花生大師;加上中軸線一系的大乘宗風。一寺之中融大乘禪凈華嚴諸宗的北傳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和藏傳密宗佛教為一體,實屬海內第一。
5、潮音洞、咒蛟臺傳奇
衲霞坪旁是潮音洞,相傳古時滇池旁有人挖到劫灰前鐵盒,盒上龍文鳳篆不可辨別,農人打開后發現有如蜥蜴狀爬蟲奄奄一息,淋之以水,則風雷交加長身化為蛟龍飛去(事見《新齊諧》)。此蛟龍從滇池畔飛來就蟄伏在這潮音洞內,待時弄潮水漫滇池兩岸;正逢南詔王異尋牟建城拓東,堪輿師認為昆明福地,但恐有水患,后查出蛟龍藏身的盤坤巖,認為劫前神靈,不能擅殺,請南詔王建補陀羅寺,忝佛力鎮壓。蛟龍數百年為佛力所壓,不得出頭,而佛寺經兵罹火災,漸致荒涼,蛟龍每思出洞作怪,但被晉寧盤龍寺的開山和尚覺照云游昆明時發現,乃筑“咒蛟臺”誦經咒蛟并降服了蛟龍,于是留下衲霞坪旁咒蛟臺,昆明大觀樓長聯作者孫髯翁年老時曾賣卜于此。
潮音洞內至今仍保持神秘,傳聞陰風瑟瑟,時聞潮聲;民國時有好事者曾入洞尋訪蛟龍,旬至數重,聞水聲大作,大劾乃奔回;現在潮音洞已鐵門深鎖,樹“前面施工、游客止步”游客已不能再探奇了。
地點昆明市五華區圓通街30號
交通路線可乘坐 85路 92路 95路 100路 101路 119路 187路 235路 z5路 到圓通街公交站下車,步行約20米。
免費
門票免費嗎?交通路線和開放時間8:00-18:00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昆明圓通寺必看景點屬于哪兒【最佳旅游季節】旅游攻略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kunming/1231.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昆明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