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昆明國際旅行社張家界旅游集散地免費為您整理簡述:鳳凰古城—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有關的信息,鳳凰古城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古老樸實的沱江靜靜地流淌
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故以此而得名。鳳凰古城古稱鎮竿,位于湖南湘西州的西南邊。總面積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萬,是一個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縣。鳳凰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地,秦屬黔中郡,唐設渭陽縣,元、明設五寨長官司,清設廳、鎮、道、府、成為湘西軍事政治中心。 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年風雨滄桑,古貌猶存。現東門城樓和北門城樓尚在。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天王廟、萬壽宮、大成殿等建筑,無不具古城特色。
這坐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209國道和湘黔省道從縣境穿叉過,銅仁大興機場距縣城僅27公里, 交通實為便利。
《湖南省志》中記載:“鳳凰營,即鳳凰山。在縣治西50里”。由此可見,鳳凰縣的美名來自鳳凰山。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屬楚國疆域。在漫長的時代演變中,鳳凰曾屬不同的縣郡,名稱也多次的變遷,直至1957年才最后定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鳳凰古城現有文物古建筑68處,古遺址116 處,明清兩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棟。還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條。保存完好的唐朝舊縣治黃絲橋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城之一。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中國南方長城——“湘西邊墻”,成為國際國內關注的焦點。
這里不僅風景優美,且人杰地靈,名賢輩出。為了維護民族尊嚴怒斬外國不法傳教士,一品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田興恕;定海浴血抗英,萬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鄭國鴻;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湖南神童”熊希齡;文學巨匠沈從文;國畫大師黃永玉。
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老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巖砌成的城墻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城樓還是清朝年間的,銹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這里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斜陽西下,橋邊岸畔不少婦人正在用木槌洗衣,啪啪聲隨著水波蕩漾開來。頑童脫個精光,在水中嬉戲,也有姑娘家把身子浸在淺水處享受流水輕柔的撫摸。岸邊更有不少寫生的學生,也為小城增添了一道風景。
現在鳳凰九景的門票148元/人,包括: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東門城樓、沱江泛舟、萬壽宮、崇德堂、陳寶箴老宅、虹橋。然而鳳凰古最有名的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濃郁土家族風韻的吊腳樓,但河畔的吊腳樓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龍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間老屋,細腳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歷史。
鳳凰古城---遠去的家園,夢里的故鄉,古老而神秘的地方。為您守候了千百年!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鳳凰古城—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hunan/3748.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湖南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