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免費為您整理簡述:北京法源寺探秘 內藏高等佛學院有關的信息,北京老胡同里竟然藏著一所佛學高等學府,北京法源寺游玩千萬不要驚擾這些高僧,他們都是高材生。
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都,這里的風景以及歷史人文景觀讓人目不暇接,但很多人不辭辛苦地一次又一次走進同一個景點,不僅是因為景,更是因為在這里仿佛漫步歷史中,感受不一樣的人文北京。為此,我們再一次走進北京那些你熟悉的景點,為你介紹、帶你找尋看不見的北京。
法源寺是京城眾多寺廟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寺廟之一,當然其特殊之處不是因為它擁有1300多年的歷史,也不是因為李敖曾以法源寺為背景寫過小說《北京法源寺》,而是這里有中國佛學院,一所培養佛家高材生的高校。
從西磚胡同繞到法源寺門前,街道兩側的情形截然不同。左側一片城市綠化帶,不少市民在這里運動、健身,法源寺影壁一側更是聚集了不少市民,人們在這里下棋、聊天,好不熱鬧;與此同時,在影壁的另一側隔街相望的地方,就是法源寺的大門。
法源寺的大門沒有想象中的恢弘大氣,門上的“法源寺”幾個字也并不顯眼,僅有兩個石獅子注視著來往行人,昭示著門內可能別有洞天。
進入法源寺,不時便會看見一兩個抱著書、身著佛袍,甚至帶著眼鏡的年輕僧人。如果不是他們身著佛家弟子特有的服裝,僅就他們拿著書本互相談話交流的神情,你很容易認為是幾位普通大學生從你眼前走過,事實上他們也是大學生,是中國佛學院的學生。
在天王殿的左側入口處,分別掛著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的牌子。據悉,中國佛學院是一座擁有近60年歷史的佛家高校,1956年成立于法源寺,設本科、專修兩科,專門為全國各地的寺廟培養高文化水平的僧人。中途佛學院曾因故停辦,1980年恢復招生,先后設立專修、本科和研究班,不少佛教學術研究人才、寺廟管理人才及海外聯誼和國際佛學交流人才都是法源寺培養出來的,可謂佛學高等學府之一。
歷史上,乾隆曾經御書“法海真源”賜予法源寺,如今,擁有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的法源寺更增添了幾分學術氣息。
除了學術的中國佛學院,法源寺還以花聞名。法源寺內花木繁多,初以海棠聞名,今以丁香著稱,如今全寺丁香成林,花開時節,香飄數里,傳說法源寺丁香曾與崇效寺、恭王府海棠一起并稱京畿三大花事,成為京城勝景。
資料記載,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之后,法源寺就不只是北京著名的佛剎,而且以繁茂多姿的花草樹木名冠京華。乾隆初年以海棠最盛,清代經學家、文學家洪亮吉有詩云:“法源寺近稱海棠,崇效寺遠繁丁香。”清代同治、光緒皇帝之后,法源寺則專以丁香稱雄京城,前庭后院所植丁香,被稱為“香雪海”,芬芳濃郁。在五月間花事盛時,那庭院中寧靜而馥郁的氣氛,直接印證了“禪房花木深”的名句。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北京法源寺探秘 內藏高等佛學院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beijing/7834.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北京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