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旅游大省,也是民族文化大省。如何加強旅游與文化的融合互動,實現兩者的共進,一直是擺在云南省轉變旅游行業發展方式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隨著一批演藝精品、影視作品,一批文化旅游市場和一大批民族文化旅游節慶活動等的打造開發,使得云南旅游更具吸引力,民族文化得到有效地保護和弘揚。
2005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旅游“二次創業”,并強調全省要實現從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的跨越。加強旅游與文化的融合互動,勢在必行。
近年來,通過打造《云南映象》、《麗水金沙》、《蝴蝶之夢》等一批演藝精品,形成了旅游重點地區的特色品牌,成功實現了文化和旅游的對接、產品與市場的對接;通過拍攝制作《天龍八部》、《一米陽光》、《千里走單騎》、《滇西1944》、《我的團長我的團》等一批影視作品,有效地提升了云南的文化旅游形象,把中國和世界的眼光引向發云南,引向云南的旅游勝地,云南影視作品正成為推銷云南旅游產品的“文化導游”;通過傳承和發展大理古城、麗江古城、和順古鎮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創造了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旅游目的地,促進了云南文化旅游村鎮的異軍突起;通過發展民族民間工藝品產業群,形成了大理新華村、麗江束河古鎮等一批文化旅游市場;通過培育云南演藝集團、柏聯集團、吉鑫集團等一批文化旅游企業群體,形成文化旅游(云南旅游)的亮點,通過廣泛開展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成為旅游景區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通過連續舉辦“昆明國際旅游文化節”和向旅游者推出傣族“潑水節”、白族“三月街”、彝族“火把節”、苗族“花山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等一大批民族文化旅游節慶活動,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成為一種新的旅游消費方式,不僅對云南旅游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也使云南省豐富的民族文化表現方式得以保持和發揚,有力地推動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發掘、保護和傳承.